汇博娱乐

上海产研院搭建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-3D打印:连接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

发布时间:2014-06-24

汇博娱乐

位于嘉川路的上海 3D 打印技术创新中心,最近来了不少医生。由院长、科室主任带队,前来打听一件事: 3D 打印能帮医生做什么?回医院后,这个话题演化成了一次次讨论会,结论是:这将是一次本行业与产业技术的大结合。
     
其实,几乎踏入这家创新中心的企业,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,包括汽车生产、材料研发、首饰设计等。而这正契合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初衷:一年多以前,产研院决定打造上海 3D 打印技术的共性技术平台,就希望通过深入发掘本土企业的应用需求,使上海在 3D 打印产业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,也让这一新的技术在上海各行各业中发挥出更大作用。
    
医院今后会有“3D打印科”
     
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袁文教授提起 3D 打印模型,赞不绝口: 模型清晰、精准,有了它,术前设计可以非常精准,不仅让手术更顺利,连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也更方便。 其实,医院里能用到 3D 打印的科室真不少,除了骨科,口腔科、整复外科、肿瘤科都对它有需求。可 3D 打印技术不像打印处方单那么简单,每个医生桌上都能放台打印机。 或许将来医院会出现 ‘3D 打印科 ,就像现在放射科、检验科一样。 袁文说,这需要在医院层面寻求产业研发的合作。
     
这正是创新中心的目标。上海产研院院长钮晓鸣认为,尽管上海错过了 3D 打印的技术初创期,但在这一产业的高速增长期仍大有可为,结合本土的行业应用需求,就是一条途径。拿医疗领域来说,若能整合出一套软件系统,解决医院对 3D 打印的各种技术需求,就可能开拓出一个新产业。据悉,该中心已入驻 5 个研发团队,主攻方向就是医疗 3D 打印软件。
    
正在酝酿“扩容计划”
     
在上海 3D 打印创新中心,目前已有 8 / 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(包括自主研发)的 3D 打印机,还有 12 台正在研发或采购中。
     
为了降低成本,用 3D 打印研发新产品,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应用多年。从广东到昆山,各种 3D 打印企业比比皆是。可昆山誉球公司却选中了创新中心。该企业采购主管告诉记者,他们主要为汽车主机厂配套,就需要与上游企业确认研发生产的标准和要求,而创新中心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背景,对行业有整体而深入的理解,与中心合作可谓 近水楼台先得月
     
创新中心主任闵国全介绍,目前中心正在全力打造一个网络平台,让更多企业可以方便地走近 3D 打印技术,创新中心则可从中获取行业应用的开发灵感。 目前,国内 3D 打印企业都比较弱小,难以承受与行业对接的研发成本与风险,我们平台正好补上这个缺口。 他说,现在已有灯具、服装、建筑设计、首饰设计等十几个行业的企业找上门来。
     
钮晓鸣透露,产研院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 扩容计划 ,从装备、材料及创意设计能力方面为创新中心扩容。
    
聚焦耗材研发“短板”
      3D
打印设备 买得起,用不起 ,是很多国内用户的心头痛,因为进口耗材太贵。
     
目前,沪上多家医院的口腔科正与创新中心一起研发隐形正畸牙套,这种 3D 打印出的透明牙套,不仅美观且使用方便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徐远志告诉记者,目前这种牙套靠进口,价格昂贵,若能实现其打印材料的国产化,费用则可大幅降低。不过,研发难度很高,不仅性能、精度要求苛刻,还需通过医疗器械申报的重重门槛。
     
闵国全认为,这是创新中心值得尝试的,因为即使突破一种材料,也将会为某个行业的应用扫清障碍。最近,他们与复旦等大学的科研人员一起,实现了一种耗材的国产化,实现量产后将可使该材料的市场价格降低七成以上。